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春季开学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导的工作提示》文件精神,切实提升朋辈心理互助队伍的专业素养,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3月5日在静一楼报告厅举办“朋辈心理互助队伍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开班仪式暨第一课。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祝琳、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姜建平及380名2024级心理委员、心理健康信息员代表共同参与。活动由心理健康中心王俊坤主持。
开班仪式上,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祝琳在致辞中强调,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是同龄人中的“心灵守护者”,肩负“发现危机”与“传递温暖”的双重使命。她指出,国内外实践表明,专业力量与朋辈支持的有效结合,能够构建更立体的心理健康防护体系。“通过系统化培训,同学们不仅能提升助人技能,更能增强专业底气。希望这支队伍以青春的温度,照亮更多同龄人的心灵成长之路。”致辞之后,由王俊坤老师主讲首场培训课程,他以“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工作职责”为主题,剖析了心理委员作为“观察员”“倾听者”和“桥梁纽带”的三重角色内涵,并结合实际案例,详细解读了“五维职责体系”以及心理工作的四大核心原则——保密、积极求助、实事求是、中立,为学生厘清工作边界与行动指南。
本次培训采用“线下授课+线上慕课”双轨模式,依托中国心理学会认证的“心理委员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慕课平台,涵盖心理调适技术、危机识别与应对、伦理规范等6大模块16个专题。学生修满规定学时并通过考核,可获得认证证书。未来,我校将逐步推动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持证上岗”机制,提升队伍规范化与专业化水平,持续优化培训内容,建立长效支持机制,推动朋辈心理互助队伍成为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的中坚力量。(文、图/王俊坤 复审/祝琳 终审/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