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一新生心理委员快速适应角色、提升工作能力,11月12日“学工漫谈·心理朋辈队伍座谈会”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411团体辅导室举行。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第五届校园十佳心理委员与各学院新生心理委员代表二十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明晰角色・共解难题——赋能心理朋辈,守护校园心灵”的主题交流经验,为新生心理委员搭建成长桥梁,共同筑牢校园心理健康防护网。
座谈会伊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王俊坤老师在开场词中提到,心理委员是班级心理健康的“第一观察员”和“温暖陪伴者”,新环境中的这份陪伴能给同学们带来安心与依靠。随后王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心理委员身份卡”的破冰活动,现场氛围活泼、热烈,增进了新老委员彼此了解。
座谈会上管理工程学院张淇同学作为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论坛优秀代表,分享了“五心相伴+六方协同”服务模式、五感疗愈活动等前沿信息,为新生拓宽了工作视野。
分享环节,十佳心理委员分组开展“传帮带”,明确心理委员的角色认知与职责边界,讲解如何从语言、行为、情绪等维度识别心理异常信号,分享“倾听+共情”沟通技巧。针对班级活动组织难题,他们推荐了“情绪树洞”“优点轰炸”等低成本易操作的形式,还细致拆解活动策划与现场把控细节,教会新生区分自主处理与转介场景,以及对接心理健康中心和辅导员的具体流程。互动答疑环节,新生们提出“同学不愿透露心理困扰”“担心误转介”等困惑,十佳心理委员结合自身经历一对一解答,老师全程巡回指导并补充。不少新生表示,此前担心“帮不上忙还添乱”,如今明确了“不替同学做决定、不越界承诺”的原则,还学会借助宿舍长了解大家状态,心里踏实多了。
此次座谈会既吸纳了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的先进经验,又发挥了我校朋辈帮带的优良传统,帮助新生心理委员快速找准角色定位、提升履职能力。未来,学校将持续强化心理朋辈队伍建设,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校园心理健康守护中来,用温暖与专业为同学们的成长保驾护航。(文、图/王俊坤,初审/姜建平,复审/祝琳,终审/刘波)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学生工作处开展心理咨询督导赋能心理咨询师专业成长